【特寫】連李嘉誠也救不了香港餐廳:關愛與體貼

時間:2023-12-13 07:33:43 作者:關愛與體貼 熱度:關愛與體貼
關愛與體貼描述::【特寫】連李嘉誠也救不了香港餐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盧奕貝 編輯 | 牙韓翔 1 下午四點,尖沙咀海港城附近的潮發粥面開始停電。這里曾是香港游客大肆血拼一番后的落腳地。不遠處海港城街道上的奢侈品門店林立,冷氣依舊開得很足,和它們的生意一樣冷清。潮發粥面門口坐了兩個百無聊賴的員工,沒有生意,加上所在大廈需要休整電路,潮發粥面也不得不早早熄滅了店內的燈。6名員工走了4個,但仍有2個在堅守,“萬一有客呢?”一個店員說。 生意似乎從來沒有這么慘淡過。 潮發粥面所在的香港尖沙咀,與油麻地這兩個地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僅6.5平方公里的人口就有34.3萬人。大量的人流量成就了這里密密麻麻的大小餐飲店。 潮發粥面已經開了30年了,每天從早上 8點一直營業到凌晨1點,賣雞肉粥和云吞面這類香港最日常的簡餐。來往的行人不用走進街道,就能遠遠的見到寫著“潮發”字樣、霓虹燈閃爍的大招牌,因為地段好,主要做的就是游客生意。 潮發粥面茶餐廳。拍攝:盧奕貝 “呢排(最近)生意都好差 ,應該是從7、8月開始,游客少了很多,做游客生意的都很差,而且是越來越差。現在我們就做做街坊生意咯。” 潮發粥面的廚師何文祥說。他祖籍廣東中山,年輕時就在這家店鋪做事,如今50多歲。 10月29日,3公里外隔海相對的長江集團中心,李嘉誠基金會宣布將動用2億港元來幫助香港餐飲業的困境,中小型餐廳每間可以獲得6萬港元資助。 但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以往。悲觀的人們認為,即使李生出手,這次恐怕也無法力挽狂瀾。 入夜之后香港街道上人際稀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持續超過四個月的社會動蕩,給香港造成了的至今仍未愈合,并仍在繼續的創傷。這場動蕩被認為是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以來,香港經歷的最嚴重的一場社會危機。今年上半年香港經濟僅增長約0.5%,是自2009年以來的最差表現。 首當其沖的是旅游業。香港入境旅客人數從6月的增長變為9月份的下跌50%,來港的內地旅行團由此前每天的200至300團急跌至約20團,飯店入住率也下跌40%。截至10月中旬,對香港發出旅游提示的國家和地區已增至40個。 旅游業對GDP的貢獻占到5%,有27萬港人在這個行業工作。 看看廣東道上的奢侈品門店就知一二。 沿街的名店如DIOR、GUCCI和CHANEL門前已再無大排長隊等待進店買包的游客。平日異常忙碌的奢侈品店員如今閑了下來,他們的眼神追隨著每一個可能進店路過的行人,賣香水的銷售小姐還會主動地給你遞上香水小樣。 香港特區政府于10月公布的報告顯示,香港地區2019年8月的零售業銷售總額臨時估值為294億元,較去年同月下跌23%。其中奢侈品珠寶首飾、鐘表及禮品的銷量暴跌47.4%,跌幅位列第一。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稱,香港經濟已步入技術性衰退。 客流量大減的廣東道。拍攝:加琳瑋 而這場風暴最直接沖擊的,則是街邊的餐飲生意。 坐落在銅鑼灣林立的寫字樓與各類商鋪旁,勤記粉面也是一家開了幾十年的老店。中午12點之后一個小時內,小店也只陸陸續續進了10桌客人。 大眾點評上關于這家小餐廳的評價有近300條,許多去過的食客都認為這家店里游客眾多,而且服務員非常忙綠——香港茶餐廳的員工一直以來是以身兼多職并且忙碌到沒空理客人著稱的。 但今天勤記負責煮面的大廚在燙完客人的粉面、反復調整完窗前牛腩的位置后,轉身拿起手機看起了賽馬信息。而三位負責傳菜接客的老員工亦時不時聚在門口閑聊。 持續了四個月的社會動蕩不僅讓游客不來,也影響了本地人跨區消費的意愿。 29歲的Steve Wong在港島的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他表示游客區的生意大受打擊,且周末情況會更差一點。“香港地鐵近期都早早在晚上11點就收車,如果遇到晚上要加班到深夜,我就只能打的,不會再去吃夜宵”,他說。 客人不多卻尚能支撐下去的餐廳,在銅鑼灣、灣仔一帶過去的四個月里已屬幸運。 早在8月,駱克道上的權發海鮮酒家便宣布停業,酒家大門拉上了鐵柵門,與過去熱鬧的場景對比鮮明。謝斐道的翠華茶餐廳和灣仔的兩家小吃店亦都關門停業。 至10月底,香港立法會議員張宇表示已有200至300家餐廳因為受社會風波影響而結束營業,如果示威情況持續,估計可能會有超過1000家餐廳結束營業。 根據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的數據,到2019年7月底香港共有15524間餐廳,與去年同期相比變化不大。在不同地區中,油尖(包括油麻地和尖沙咀兩個地區)與灣仔匯聚了全港最 多的餐廳,分別有1797以及1685家。 這意味著香港約有22%的餐廳都集中在這兩個社會活動最多且游客也最多的區域。 香港街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事實上,香港餐飲業高度依賴內地游客的自由行。 2003年7月,第一期內地居民香港自由行開始實施。在此之前,年赴港游客僅有約700萬人。自由行政策普及后,十年間這一數字躍升至約4500萬人。同期,香港食肆總收益價值飆升148%,超過1195億港元。香港餐飲店鋪數量亦在過去的14年里增長了35%。 對于內地人來說,除了購物,享受美食也是到訪香港的目的之一。上至港島高級精致的米其林餐廳, 下至油尖一帶街頭上的茶餐廳與街邊小吃,都曾是內地客自小通過港劇耳熟能詳的香港印象 。 但如今,香港的街頭不見了熙熙攘攘的游客,持續數月的社會動蕩,讓餐飲業舉步維艱——哪怕李嘉誠出手。 但社會局面只是將香港餐飲業長期積累的問題快速發酵。 在香港,餐飲業本就是個拼薄利多銷、拼效率的行業。香港高昂的鋪租、人工等成本將競爭放大了無數倍。 銅鑼灣勤記粉面的員工李洪忠說,“我們這里的鋪租貴到離譜啦,一天一萬”。不到30平方米的小店,月租可以達到30萬——這個價格在銅鑼灣地鐵站旁邊屬于中下水平。 店里的5名員工們不肯透漏自己的具體薪酬,但隔壁正在招工的茶餐廳門口的告示上寫著服務員、水吧員每月可達16000港元,兼職服務員的時薪在55至60港元間。 這意味著想要在銅鑼灣地鐵站附近的小街上開一家像勤記這樣的店,每個月單只人工、鋪租成本就要近40萬港元。 香港中環,已有92年歷史的蓮香樓曾在今年1月宣布結業。蓮香樓是香港目前存留為數不多的舊茶樓之一,已屬罕見的手推點心車是一代茶客的集體回憶。但它也抵不住高昂的成本壓力。 香港蓮香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結業消息傳出后不久,由于客人們的惋惜以及自身的不舍,在蓮香樓服務超過20年的幾位老伙記合資,以特許經營的模式接手店鋪,以每月38萬港元,續租3年的代價與房屋業主簽訂了新租約。 另一方面,香港的年輕人也不愿意進入餐飲行業。 在蓮香樓或街頭巷尾的茶餐廳里,隨處可見的是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老伙計在為客人服務。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總干事譚俠聲早在2015年就曾表示,餐飲業部分是厭惡性工作,體力勞動要求相對較高,所以對年輕人來說,行業吸引力會較其他遜色。他說,目前業界在吸納人才方面已“無所不用其極”,如增加培訓、薪金或福利等。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也曾表示,香港餐飲業面對租金、食材、工資及政策等各項挑戰,已經是在艱苦經營,利潤僅有 2%。再加上招聘困難,必須增加福利及獎金等額外成本吸引或挽留人才,導致營運和管理成本急劇上升,企業已是無利可圖。 在高昂成本的基礎上,香港餐飲業一經遭受社會沖突的影響,客流量大量減少,驟然處于塌陷的邊緣。在過去的四個多月里,香港餐飲業生意額下跌了超過35%,損失達105億元。 香港政府以及實力雄厚的財團們早已嗅到這場危機的破壞力之強。8月,香港財政司司長宣布投入191億港元來應對經濟衰退,其中針對餐飲、零售等行業,通過減租、豁免政府費用等措施來支持中小企業。李嘉誠基金亦宣布捐助10億港元幫助港企渡過難關,第一期將動用2億港元支持餐飲業。 但勤記的李洪忠李洪忠對李嘉誠基金的每間餐廳6萬元捐助并沒有很在意。 “那有好過沒有啦。要是老板分我,我就開心。我們打工的而已。而且老板也沒有說多開心,畢竟也就6萬”。他說。 “李嘉誠那筆錢通過基金發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拿到。那6萬雖然有好過沒有,但長期來看根本不是辦法,都要恢復一個合理的營商環境才行啊。今天晚上港島那邊又要出來行了(指游行),那邊的鋪都做不了生意的。”何文祥說。 但他們卻沒有關門的打算。 位于尖沙咀加拿芬道的發記甜品,是許多來港游客的打卡地,店里負責制作甜品的黃伯今年快60歲了。他每天10點鐘便要到店上班,有時工作到凌晨三點店鋪打烊才能回家。這樣的生活他過了28年。 “環境好有環境好的做法,淡有淡的做法,始終大家還是要吃東西的。如果你自己不上進,卻去怪環境,那也沒什么用。”黃伯對界面新聞說。 “李嘉誠也好,政府也好,誰發錢都是沒用的,這些都是要你自己頂得住才行。不是什么獅子山精神,是看個人的。”他又補充說道。 (根據采訪對象要求,文中“何文祥“”李洪忠“為化名)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特寫】連李嘉誠也救不了香港餐廳-關愛與體貼】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