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網”情深:不同年代海南人都有專屬互聯網故事:兩性共創美好

時間:2023-12-09 13:30:31 作者:兩性共創美好 熱度:兩性共創美好
兩性共創美好描述::憶“網”情深:不同年代海南人都有專屬互聯網故事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近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閉幕。今年是互聯網誕生50周年,也是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25年。 回顧這25年的歷程,互聯網讓人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無論從電腦還是舶來品、稀罕物,到用智能手機就能隨時上網;從網吧里滿是打游戲、 聊QQ、逛論壇的“新潮人”,到通過互聯網在交流、支付、出行等各領域無處不在;從一根線到覆蓋整個世界,飛入尋常百姓人家,現如今,中國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互聯網大國,不同時代的人也有獨屬于他們的“互聯網往事”。 天涯社區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70后”首次觸網: 一個月網費花了整月工資 現在回想起最初接觸網絡,“70后”海口市民胡辛記憶依然深刻。當時他還是二十多歲的小年輕,剛參加工作不久。他仍記得,1994年4月,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的胡啟恒專程赴美拜訪主管互聯網的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代表中方重申接入國際互聯網的要求,4月20日,中國通過一條64K國際專線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成為中國互聯網的起點。 隨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設立國內第一個Web服務器,推出中國首套介紹高科技發展的網頁,后更名為“中國之窗”,成為中國利用國際互聯網發布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1995年,懷著對互聯網世界的好奇,胡辛斥“巨資”買了一臺電腦,開啟了他的“沖浪人生”。“那時還是撥號上網,每次撥號都會有‘吱吱吱’的聲音,聽見那個聲音就非常激動,互聯網給我打開了一扇世界的大門。” 20世紀90年代初,一臺電腦最便宜也要8000塊錢,這頂得上普通人一年的收入了,而大部人甚至都沒在現實生活中見過電腦。胡辛買電腦的消息傳開后,身邊人覺得甚是好奇,大家輪流到他宿舍參觀,都想看看電腦長什么樣、上網是怎么樣的。 “當時撥號上網費用很貴,還是按分鐘計算的。”胡辛很是感慨。雖然網費貴,但上網就像給他打開了一個更大的世界,見識到互聯網世界的胡辛有一陣子特別上癮,根本不舍得斷網,經常一上網就是好幾個小時。“我記得有一個月網費花了2000多元,差不多是我一個月的工資。”但胡辛也敏感地意識到,這將是計算機的未來,從那時到現在,他的生活和工作再也沒有離開過互聯網。 如果以時間為維度將中國互聯網25年發展進行劃分,第一階段,是以Web1.0為特征的20世紀90年代。此間,人民網、新華網、網易、搜狐、新浪等問世,門戶時代正式開啟,而胡辛的人生軌跡也與互聯網的發展交織在一起。 那時,在海口工作的胡辛了解到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的訪問學者項目,他通過互聯網聯系到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學院接收他為訪問學者,并順利通過相關考試拿到獎學金赴澳留學。“我選擇了數字媒體作為我研究的專業和方向,那時候我就感覺,互聯網是信息傳媒發展的未來和方向,希望在國外能夠進行這方面的學習和研究。” 胡辛的預感沒有錯,世紀之交發生了很多互聯網大事。1999年7月,中華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此后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機構將目光轉向中國。2000年,新浪、網易、搜狐均在美國上市。 “記得我飛到澳大利亞的那一天,互聯網業又發生了一件大事件,新興的美國在線收購百年時代華納。” 2000年1月10日,互聯網新貴美國在線宣布以1810億美元收購老牌傳媒帝國時代華納,成立美國在線e時代華納公司。胡辛猶記得他到達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傳媒學院的時候,學院的老師同學們都在討論這個事情,大家都感到,一個新的時代要到來了。 胡辛在澳大利亞學習一年后回國,國內的互聯網行業已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那時正是互聯網的第二階段的萌芽,以Web2.0為特征的21世紀初始年代到來了,各種桌面應用軟件興起,互聯網的可能性被深度開發。在經歷了中國三大門戶網站剛在美國上市便迎來全球互聯網泡沫破滅后,中國互聯網公司開始探尋細分市場。胡辛也在2003年辭去朝九晚五的安穩工作,在海南創辦了知己網,這也是國內最早的一批交友網站,他由此成為海南互聯網第一批“弄潮兒”。 作為海南最早的互聯網人,如今的胡辛仍活躍在海南互聯網舞臺上,參與著互聯網的第三階段,即以移動互聯網為特性的當下。近年來,在4G通信技術的強力支撐下,智能化設備全面普及,接入互聯網的門檻大幅降低,微信、移動支付、手機健身、網絡租車、移動視頻、移動閱讀……海量應用覆蓋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小米科技、滴滴出行等一批公司因此誕生。 移動互聯網以其泛在、連接、智能、普惠等突出優勢,有力推動了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創新發展新領域、公共服務新平臺、信息分享新渠道。胡辛除了繼續運營老本行社交網絡外,2015年,他還參與海南互聯網天使投資,投資了一些電子商務公司,一路見證著海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和壯大。 海口一市民在使用手機淘寶選購大閘蟹。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85后”的天涯網事: 天涯論壇,不少網民出發的起點 你還記得自己是哪一天注冊QQ賬號的嗎?一共有多少個QQ好友?換過幾次頭像?今年是騰訊QQ誕生20周年,不久前,騰訊上線了“QQ個人軌跡”頁面,算是QQ為慶祝20周年推出的彩蛋,用戶可以查看自己的Q齡以及相關回憶,這在微信朋友圈燃起了一波“回憶殺”。 “我們這一代人真是看著騰訊成長起來的一代,11月1日也是我的生日。” “85”后市民宋珍琴韻安杰曬出的“QQ個人軌跡”很是惹眼,他的QQ號只有6位數字,注冊于1999年11月1日,是QQ的第一代用戶。“我們那時去學校電腦機房上網是要穿鞋套的,那個年代最期待的就是電腦課。” 2000年初,要上網,還得先拔掉家里的電話線。很多“80后”讀小學時,會趁家長不在家,偷偷看電視,怕電視機太熱,就在父母快下班前拼命扇風使電視機降溫;而到了中學,電視機的誘惑力已經遠不如電腦,唯一的不好就是只要電腦上網家里電話就會占線,需要與父母“斗智斗勇”。在宋珍琴韻安杰看來,這是“80后”和“90后”能引起共鳴的“生活經驗”。 “那時上網總給人一種就是去打游戲的壞印象,去網吧的孩子是被家長、老師圍剿的‘對象’。”自從走進互聯網,宋珍琴韻安杰便忍不住去挖掘和探索網絡世界的五彩繽紛,與父母和老師打了很久的“游擊戰”。“那時網速比較慢,大家去網吧也多是去聊天和玩游戲,主要是好奇,隔著電腦就能跟陌生人聊天。” “在嗎?你是哪的人?886(再見)了。”這是當時QQ聊天的“三段論”,如今看來很傻,但那時的人們仍是樂此不疲。“當年還流行在聯眾世界玩游戲、下象棋、下軍旗,在各種BBS上‘灌水’發言。”2000年初,宋珍琴韻安杰還很時髦地做了一個名為“中國小提琴聯盟”的網頁,并因此認識了分布在全國各地熱愛小提琴的網友們。 與QQ聊天的“三段論”相對應的還有另一個網友聊天的“通關密碼”——“朋友,你混哪個版?”這個版自然是指天涯論壇的版塊。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天涯”是很多詩人和俠客的終點;而在互聯網世界,天涯論壇則是不少中國網民出發的起點。 當年的天涯社區匯集了無數奇人,構成一個網上江湖。聚在天涯社區的還有大學教授、雜志編輯、專業作家,他們有的用網名,有的干脆真名示人,優質的內容也就順理成章地源源產出,捧紅了“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孔二狗”的《東北往事:黑道風云20年》等大IP。時至今日,沒有親歷過天涯論壇黃金時代的“00后”們,也常會在不經意間步入某個蓋了成百上千層樓的“神帖”,驚訝地發現其中的許多內容比現在的微博、知乎還要精彩得多。 “你知道嗎?我在海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天涯社區做設計,那可是10年前的天涯噢。”那時,宋珍琴韻安杰幾乎是帶著朝圣者的心態去天涯面試。“當時不少公共事件都借由天涯平臺擴散,甚至有記者長期‘蹲守’在天涯等待新聞線索,足見天涯的影響力。” “現在的天涯社區上依舊存在著一個叫作‘968’的ID,老天涯er都知道,它的主人是天涯社區創始人邢明。”在宋珍琴韻安杰看來,天涯社區至今仍是最具影響力的全球華人網上家園,承載過無數網友的青春和夢想。“很多網友們至今都不知道,這個名叫‘天涯’的地方,真的就在天涯海角所在的海南島上。” 宋珍琴韻安杰的QQ軌跡。(受訪人提供) “00后”的日常網事: 網吧雅致升級,共享愉悅“沖浪” “如果我有一千萬,我就能買一棟房子。我有一千萬嗎?沒有。所以我仍然沒有房子。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飛。我有翅膀嗎?沒有。所以我也沒辦法飛。如果把整個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澆不熄我對你愛情的火焰。整個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嗎?不行。所以我并不愛你。”這段話出自網絡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是“80后”青春里不可磨滅的記憶。 小說描述了“一杯大可樂兩份薯條”“泰坦尼克號”“香水雨”等一幕幕故事場景,引得不少“80后”效仿,書中痞子蔡和輕舞飛揚的故事更是帶來了一波見網友的風潮,催生了“見光死”“恐龍”等網絡詞匯的出現,可以說是中文網絡小說的“鼻祖”,影響了一代網民和他們的網絡社交心理。 但那也只是屬于“80后”和部分“90后”的記憶。“00后”海口市民楊凱婷并沒有聽說過這本小說,見網友對他們這代人來說再也不是什么新鮮事,QQ也不再承載青春回憶,他們對見網友也有新的表達——“面基”。“雖然我不太認可網戀,但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是通過網絡認識的,我們同學除了QQ、微信,也會使用探探、soul等社交軟件。” 楊凱婷從小就生活在有電腦、有網絡的環境里,7歲就有了人生的第一個QQ號,對她來說,網絡不再是為了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已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00后”也有獨屬于他們這代人的“網絡記憶”。 “我曾在直播剛興起的時候做過直播。”楊凱婷熱愛歌唱,曾參加過2016超級女聲,并進入海南直通區三甲。作為全國2016超級女聲300強選手,她被邀到湖南參加比賽,《2016超級女聲》是芒果TV推出的網絡綜藝節目,節目每階段邀請知名歌手、明星經紀人、音樂制作人、時尚造型師、舞蹈老師組成專業評審團,通過網絡直播互動選秀的形式,選出“超級女聲”。 很多人在回憶2005年超級女聲比賽時,還會用“2005年那個夏天用352萬條短信投票震驚世界的中國首位民選偶像”來形容那一屆冠軍李宇春;而楊凱婷參與的這一屆,則是由網民決定選手的晉級與否,通過網絡投票選出“超級女聲”。 楊凱婷就是在這時接觸了直播。“剛開始直播的時候,總會想著很多人在看著你,很不自在,適應了一段時間才慢慢調整好心態。”她的母親到現在回憶起來,仍覺得心疼,“她們比賽時,全天要做直播,每天除了起早貪黑地訓練,還要時時架著自拍桿直播,這可是個體力活呀,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手都是酸的。” 那“00后”還會去網吧嗎?“會呀,去網吧是男生們的日常吧,朋友們會聚在一起上網打游戲,人多才熱鬧。”楊凱婷坦言,她以前聽長輩們說網吧陰暗嘈雜、烏煙瘴氣,但現在的網吧已經升級為環境寬敞整潔、具有網吧+咖啡吧服務功能的休閑吧,多數有了規范化、品牌化、專業化的運營模式。 “隨著個人PC的普及,網吧的定位不再是提供上網服務,而是變成敞亮、雅致、開放的公眾文化場所,有的組織電子競技、圖書角和棋牌比賽等;有的開辟休閑小站,提供網絡咖啡、休閑零食、圖書報刊閱讀等。”楊凱婷表示,“00后”也有成年人了,可以獨立去網吧上網,朋友間聚會,興致來了也會約到網吧“殺一局”,享受愉快而健康的“網上沖浪”。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憶“網”情深:不同年代海南人都有專屬互聯網故事-兩性共創美好】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