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醫生猝死!看完這一篇文章,希望能救人救己!:愛的溝通

時間:2023-12-14 08:33:16 作者:愛的溝通 熱度:愛的溝通
愛的溝通描述::又有醫生猝死!看完這一篇文章,希望能救人救己! 晚飯后,辦公室沒人,淼哥坐在辦公桌前看阿丁寫的《厭作人間語》。 娟妹一陣風似的跑過來坐下:“淼哥、淼哥,看朋友圈了嗎?又有一位醫生猝死了,才30歲!太可惜了!!!” 淼哥翻看手機:“唉,又是大醫院,又是年輕醫生,又是麻醉科的。 大醫院的競爭非常劇烈,機會就那么幾個,誰有能力誰上, 大家都不是天才,只能靠汗水來澆灌勝利之花。 上班做手術,下班搞學術,周中出門診,周末去開會......大家常年如一臺高速運轉的馬達,一刻不得閑。 這是常態,年齡大一點兒的醫生要么習慣了,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要么就已看淡一切,退出百舸爭流的一線。 年輕人剛參加工作,要么是自己想趁著沒有家庭孩子的負擔主動拼搏,要么是在身邊人的帶領下不得不奮力前行。 仗著自己年輕氣盛,不懂張弛有度,就像一根橡皮筋,長期處于緊繃狀態,稍一加力就會斷。 麻醉科醫生的壓力非常大,做手術看起來是臺上動刀子的人全神貫注,其實臺下麻醉醫生的精神也是高度緊張。一個血壓下降,一個心率加快,都有可能讓他們的血壓心率跟著一起做過山車。 夜班常去手術室的,無外乎婦產科、普外科、腦外科、骨科......一臺手術做完換一撥人接著做,沒做手術的醫生可以先歇一歇。麻醉科就一兩個醫生值班,只能連軸轉硬抗,熬通宵是常態。 這個問題,內行人都知道,不但醫療系統存在,其他行業也類似。 一方面,我們對逝去的同行表示哀悼,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呼吁大家關注健康,盡量減少悲劇的發生。 網上有很多類似的科普,我總結一下,希望大家看完這一篇,能救人救己! 猝死常發生的10個時刻 《生命時報》采訪權威急診專家——解放軍總醫院急診科孟慶義教授,結合他近40年的臨床經驗,提醒大家猝死常發生的十大危險時刻。 1 喝多了 很多人信奉“無酒不成席”,覺得喝點酒能拉近關系、活躍氣氛,殊不知幾杯酒下肚,危險已在逼近。 酒精會使交感神經興奮,讓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隨之增加,加重心肌缺血,繼而誘發心絞痛、心梗。病人會有胸前壓榨性的疼痛,有瀕死感,嚴重的可致猝死。 對于本身有腦動脈硬化的人,血壓升高可能造成腦出血;本身有腦動脈瘤的人,可致動脈瘤破裂,瞬間奪去生命。 喝醉后意識不清的情況下出現嘔吐,若呈仰臥姿勢,可能造成誤吸,即胃內容物進入氣道,導致窒息。 另外,糖尿病患者如果飲酒,酒精會加重人體脫水,誘發酮癥酸中毒,嚴重的可致心臟驟停乃至死亡;糖尿病患者飲酒的另一個威脅是低血糖,也有死亡風險。 2 吃撐了 逢年過節,一頓大餐之后被送到醫院急診科的不在少數。 孟慶義教授說,暴飲暴食,特別是富含脂肪的食物大量攝入后,會造成胰腺導管收縮,繼而誘發急性胰腺炎。 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會產生心肌抑制因子,造成心臟驟停,極為兇險。 如果是冠心病患者,飽餐之后,大量的血液會跑到胃腸去“支援”消化,造成心肌缺血,容易誘發心梗。 因此,冠心病病人最好吃七八分飽,不要為了滿足一時口腹之欲而追悔莫及。 老年人吞咽機能退化,吃飯需要細嚼慢咽,如果吃得太急有生命危險。臨床上,因為吃年糕等黏性大的食物,或者吃不易嚼爛的大塊牛排,導致氣道被糊住引發窒息的病例并不鮮見。 老人一定要選擇小塊、軟爛、易咀嚼吞咽的食物。另外,嘴里嚼東西的時候不要說話,吃飯時微微低頭,可避免食物走岔道進入氣管。 有肝硬化等基礎病的人,食道、胃往往有靜脈曲張,雞骨頭、魚刺、饅頭干等尖銳物會劃傷血管,造成大出血,需要極力避免。 3 憋大便 便秘是常見病癥,由此引發的“馬桶上的悲劇”不在少數。 因為大便干,解大便時屏氣用力,會導致血壓驟然升高,心臟耗氧量增加,會誘發心梗。 房顫患者心房往往有血栓,血壓升高的情況下,血栓極易跑進腦血管,引起腦梗;原來有高血壓或者腦動脈瘤的,則易導致腦出血。 屏氣的時候,主動脈內外膜受力不均勻,容易造成拉伸撕裂,引發主動脈夾層,病人會感到撕心裂肺的胸痛;主動脈夾層一旦破裂,病人將迅速因大出血死亡。 4 發脾氣 好脾氣的人好福氣,這話一點不假。在臨床上,因為吵架、斗氣、憤怒引發的急癥,急診科醫生見得特別多。 情緒激動時,心臟承受的風險最大,用“急火攻心”形容一點不為過。 這是因為,激動會使血壓升高、交感神經興奮,容易導致心梗;還會引發嚴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等,都可導致猝死。 腦血管同樣會受到威脅,大吵一架后氣到腦梗、腦出血的人也不少。 孟慶義教授說,臨床上有一種名為“章魚壺心肌病”的急癥,這是一種應激性心肌病,多在大怒后發生。 該類患者的心肌不能正常收縮,左心室變成一個球形,心臟失去泵血功能,會引發急性心衰乃至猝死。 專家提醒,心平氣和才是健康之道,除了少生氣,生活中還應該避免過喜、過悲、驚嚇等所有劇烈的情緒波動。 有的病人,在大吵一架之后渾身顫抖不能自控,說不出話來,甚至意識喪失,送到醫院后卻什么化驗檢查都查不出異常,這種情況往往是癔癥。 這種情況急診不少見,是因為患者在憤怒的時候過度換氣,導致呼吸性堿中毒(因呼吸過度,導致體內二氧化碳過多排出而使血液偏堿),一般沒有生命危險,通過心理疏導,癥狀能慢慢緩解。 5 抽不停 人們往往覺得,煙草對身體的危害來得比較慢,其實不盡然。孟慶義教授就接診過多名“煙毒出來的”心梗患者。 一名60歲的大叔和幾個朋友打了一宿麻將,幾個人不停地抽煙,也不開窗戶,房間里煙霧繚繞,結果第二天早晨他倒在了牌桌邊。 究其原因,尼古丁會導致冠脈痙攣,如果原本心臟不太好,大量吸煙可能導致心絞痛、心梗、心律失常,可引發猝死。 6 坐太久 案頭工作多,長時間看劇、玩牌,坐長途飛機……現代人久坐越來越多,由此引發的急癥也明顯增加。 下肢靜脈是靠腿部肌肉收縮把血擠回心臟的,久坐者下肢長時間不動,靜脈血回流就不暢,容易形成血栓。 久坐后開始活動,血栓脫落,順著血流進入肺部,就會造成肺栓塞,這種情況醫學上又叫做“經濟艙綜合征”。 該病患者會突然感到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如不及時救治,死亡率極高。 7 熬太晚 熬著最深的夜,敷著最貴的面膜,形象地描繪出現代人扭曲的養生觀。 有的是因為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過長,有的則是貪玩,長時間追劇、打游戲,耗費腦力,且睡眠嚴重不足,由此產生的急癥很常見。 過勞會導致血壓升高、心肌缺血,可引發心絞痛、心律失常、心梗、腦梗、腦出血等。 有的人連續加班幾天后,突然一側耳朵聽不見了,叫做“突發性耳聾”。其原因是過度勞累導致耳蝸血管收縮,使得內耳缺血、聽神經受損,引起聽力喪失。如果治療不及時,耳聾可能無法逆轉。 8 練過頭 生命在于運動,可是如果運動不得當,特別是老年人或有基礎病的人,很容易出現險情。 如今馬拉松如火如荼,很多人加入長跑健身的隊伍,可是經常在賽事中傳出有人猝死的消息。好好的運動健將,怎么一下子猝死了呢? 孟慶義教授說,在比賽中猝死的,往往是原先心臟有隱患的人,例如先天性心肌病,平時看不出來,一劇烈運動就出事了。 可見,劇烈運動絕對不適合所有人。 有些運動量對大部分人來說不是個事兒,例如拎個重物爬三層樓,對有冠心病的人來說可能就是致命的心梗。因此,運動及體力勞動一定要量力而行,絕不能蠻干。 9 天太冷 數九寒天,往往是醫院急診室最忙的時候。寒冷會使血壓升高,由此可引發心肌缺血,繼而出現心絞痛、心梗;腦梗、腦出血的幾率也陡然上升。 老年人及動脈硬化患者冬天應減少外出,如果出門最好選在中午前后氣溫比較高的時候,并且一定要穿厚點,戴上帽子、圍巾、手套。 如果下雪了,最好不要出門,以免滑倒摔傷。雪后摔骨折繼而臥床不起的老人,出現肺栓塞、肺部感染等嚴重并發癥的幾率極高。 10 天太熱 烈日炎炎的夏日,對體弱的人來說也是危機四伏。氣溫高,濕度大,人體代謝率明顯增加,心肌耗氧量上升,心臟負擔加重,心絞痛、心梗等就會找上門來。 孟慶義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則要警惕大量脫水導致的酮癥酸中毒,以免引發猝死。 在戶外的人一定要防中暑,中暑會導致全身橫紋肌溶解,引起腎臟損害;最嚴重的熱射病,會直接導致死亡。 所有的猝死,其實都是蓄謀已久,身體會反饋一些信號,提示主人引起高度重視。 急診專家賈大成老師在《救護車到來前,你能做什么?》中總結出了猝死前的9個征兆,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 猝死前的9個征兆 · 胸痛 胸痛最危險、最多見的情況為急性心肌梗死。 其實,胸痛不僅限于心臟病,很多疾病都可以表現為胸痛。只要是胸痛,人們肯定首先會想到心臟病,這樣一般就不會漏掉了。 · 呼吸困難 突然發生的呼吸困難往往也是很危險的,如急性左心衰、重癥哮喘、氣胸等都能導致呼吸困難,可迅速危及生命。 · 心慌 患者突然出現的心率加快,尤其超過140次/分鐘,可見于室上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發作時間稍長,可導致頭暈、暈厥、胸痛、血壓下降,甚至休克。 如果在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心率突然超過100次/分鐘,也可能是更加危險的室性心動過速,出現室性心動過速則預示著可能發生猝死。 如果患者心率突然低于60次/分鐘,尤其低于50次/分鐘,可能是嚴重的心臟房室傳導阻滯,尤其在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心率減慢,也是猝死的危險信號。 · 劇烈頭痛 平日有高血壓的患者突然劇烈頭痛,并伴有嘔吐,可能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了急性腦血管病,很容易導致猝死。 · 肢體癱瘓 可以是一側肢體癱瘓、一個肢體癱瘓、雙下肢癱瘓、四肢癱瘓,這些說明患者發生了急性腦血管病或神經系統的其他嚴重疾病,也是猝死的危險信號。 · 昏迷 患者突然發生昏迷,也就是“怎么叫也叫不醒了”,可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驟停、急性腦血管病、顱腦損傷、低血糖癥、各種急性中毒等急重癥。 · 抽搐 可能是癲癇大發作、癔病、小兒高熱驚厥等,也可見于心臟驟停的瞬間。 很多有心臟病的老年人長時間做一件事,比如打麻將,再加上天氣悶熱、空氣不流通,很容易出現抽搐、滿頭大汗、臉色發白,繼而出現猝死。也有年輕人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突然的劇烈運動導致抽搐,繼而出現猝死。 · 急性腹痛 可見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腸梗阻、宮外孕破裂等,上腹痛還可見于急性心肌梗死。 其中,急性出血性壞死型胰腺炎、宮外孕破裂、急性心肌梗死均可迅速危及生命。此外,還有主動脈夾層和嚴重的肺梗死等,這類腹痛的患者可發生心跳驟停。 · 窒息 可見于氣道異物阻塞、喉頭水腫、頜面部及頸部損傷等,因為肺部與外界不能進行正常的氣體交換,從而發生缺氧。患者可出現劇烈嗆咳、呼吸困難、面色青紫或蒼白、煩躁不安、意識障礙、呼吸和心跳停止等。 · 其他情況 如血壓突然急劇增高,可能會導致急性腦血管病、急性左心衰等;血壓急劇下降,應考慮發生了休克。嘔血可見于消化道潰瘍、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咯血可見于肺結核等,這些都可因出血而導致休克或窒息,繼而危及生命。 突然發生頭暈、眩暈(感覺周圍景物旋轉或自身旋轉),可見于急性腦血管病等。還有各種急性中毒、觸電、溺水、自縊以及其他一些發病突然、癥狀明顯、痛苦較大的緊急、嚴重情況。 以下疾病表現預示猝死可能發生 雖說猝死來得突然,猝不及防,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有些猝死患者在事發前,身體會發出預警信號,只是很多人并沒有接收到并重視這些重要的信號。 有統計顯示,在所有的猝死患者中,大約90%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各種場合,只有少數猝死發生在醫院里。 其中,65%的人死于發病后的15分鐘內,而恰恰他們來不及去醫院,救護車也不可能在4分鐘內到達患者身邊,所以就死在了醫院以外的各種場合;其余35%的人死于發病后的15分鐘至2小時之間。 顯然有一部分患者也是來不及去醫院而猝死在發病現場或去醫院的途中,那兩個小時來得及嗎? 當然來得及,那為什么還死在醫院以外了?往往是因為患者的表現不典型,沒有引起患者和家屬的足夠重視。 事實上,引起猝死的絕大多數急癥都有比較典型的表現,或是明顯的警示信號,而有一些信號則容易被大家忽略,或引起誤診。 遇到上述征兆,患者身邊的人應該在對患者進行力所能及的搶救的同時,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 娟妹好奇的問:“你天天加班,不怕哪天也......” 淼哥45度望著天花板:“每次看到有醫生猝死的新聞,我都很害怕,怕自己是下一個猝死的人。 都知道加班熬夜不好,醫務人員整天還號召大家健康生活、適當減壓,而每一天,每一位同事,不都是這么干的嗎? 于我而言,談不上什么拼搏,比我努力的同事比比皆是;也談不上什么高尚,我只是想做好本職工作。 人到中年,奮斗半生,向上的路越來越窄,向下的路永遠敞開。我是很想放松一下呀,可眼睛一睜,周圍都是需要依靠自己的人。 父母逐漸衰老,孩子年齡尚小,妻子同樣在死撐,成年人的生活,從來沒有‘輕松’二字。 大家都在拼搏,為了讓父母能在街坊鄰里面前驕傲一把,為了讓孩子能不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為了讓妻子能過上體面精致的生活,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依靠的真男人。 雖然害怕,我也只能堅持下去,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我便注定負重前行。 熱愛工作,熱愛生活,歲月不曾饒過我,我亦不曾饒過歲月。 當然,愛惜自己的身體很重要,要學會適當減壓,學會勞逸結合,還有就是注意上面提到的容易出現猝死的10個時刻和9大征兆。 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知道,盡量減少悲劇的發生!”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又有醫生猝死!看完這一篇文章,希望能救人救己!-愛的溝通】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