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以下信仰依舊,為游戲而生的ROG魔霸3筆記本:快樂夫妻生活

時間:2023-12-01 01:06:52 作者:快樂夫妻生活 熱度:快樂夫妻生活
快樂夫妻生活描述::萬元以下信仰依舊,為游戲而生的ROG魔霸3筆記本 長久以來,ROG玩家國度品牌一直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東西確實好,可溢價也相當厲害。有時候,一塊發燒級主板的售價都頂得上一臺筆記本電腦了。盡管如此,誕生至今十余載,我們看到玩家國度的用戶群體日漸龐大,“貴得有理”戰勝了傳統意義上的性價比,成為新時代電腦玩家們的首要訴求。 ROG筆記本自然也是發燒友心中的圖騰,甫一開始就主打極致游戲性能,口碑是上去了,但動輒一兩萬元甚至更高的定價,還是令不少預算有限的愛好者望機興嘆。減價不減配的呼聲日益高漲,促使ROG開始向下拓展,魔霸3順勢而生,1660 Ti獨顯版只要9999元,雙十一期間的驚喜價可能還會更低。 ROG筆記本終于迎來了四位數售價的機型,那么這臺采用了第九代酷睿i7、GeForce GTX 1660 Ti獨立顯卡、16GB雙通道內存和512GB PCIe 固態硬盤的玩家國度,能不能符合我們對它的期待? ROG魔霸3的A面采用了拉絲工藝,既大氣,又顯得有些活潑,符合其作為游戲本的身份定位。 當然,A面中最惹眼的元素莫過于這個ROG專屬logo——“敗家之眼”。 從不同的角度看過去,你會發覺A面的色澤會呈現出漸變效果,這也是拉絲工藝的特色。 打開上蓋后,可以看出機身后側增加了一排散熱系統的空間,所以ROG魔霸3的造型比普通16:9筆記本更“方”一些,考慮到高性能游戲本的使用感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散熱系統的表現,我想這處設計應該是高負載運行時不降速、不掉幀的物質基礎。 前面已經提到過,這臺ROG魔霸3是采用了1660Ti獨顯的版本,還有一款高配版用的是2060獨顯,其他配置完全一樣,兩者的價差大約是2000元。客觀而言,筆記本不同于臺式機,功耗墻、溫控和續航時間等因素綜合在一起,2060與1660Ti的性能差異被抵消了許多,很明顯低配版更加實在,當然具體到個人時因具體需求不同會有例外。 ROG魔霸3的B面是一塊15.6英寸的全高清IPS顯示屏,作為游戲本,這塊屏幕肯定與商務輕薄本有所區別。具體表現為144Hz的刷新率和3ms響應時間,玩游戲時能明顯感覺到與60Hz普屏的不同。 放大一點看,窄邊框的屏幕取消了攝像頭的位置。 其實我個人是非常支持無攝像頭筆記本的,今年取消攝像頭的筆記本是越來越多了,高中低檔都有。取消攝像頭,真的只是為了縮減成本的取舍之舉嗎? 先回顧一個名人的老故事吧。 2016年6月,扎克伯格發布在Facebook上的一條消息引發了公眾的關注。本來這張照片只是一張普通的“慶祝Instagram月度用戶數量達到5億”宣傳,不過眼尖的讀者發現了不同尋常的地方。在照片身后的一角,扎克伯格使用的筆記本電腦的攝像頭和Mic的位置全都貼上了膠帶,此舉是為了防止黑客遠程操控電腦竊取信息。 當年看到這則新聞時,我不由得會心一笑。因為從2010年開始,我就給自己的筆記本電腦的攝像頭貼上了黑膠布。原因和扎克伯格是一樣的,其實早在2010年以前,被黑客遠程打開攝像頭偷窺的案件就出現過多起。我雖然不是女生,但一想到可能被黑客看到我在家里的一舉一動,心里還是很不爽,于是索性用黑膠布將攝像頭貼起來。 我能夠那么果斷,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筆記本攝像頭真沒什么用,網絡視頻聊天的機會實在是太少太少。后來有了智能手機,視頻通話的應用場合幾乎全被手機搶走,筆記本攝像頭的利用率進一步被剝奪。相信絕大多數用戶是從來不會啟用筆記本攝像頭的,對于這樣一個早已失去存在感的部件,成本也降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 所以,率先取消攝像頭的筆記本,我將其看做一項重大革新,其意義甚至超過了將3.5mm耳麥插孔從手機上抹去,因為我再也不用維持給筆記本攝像頭貼膠布的老習慣了! 我還注意到,ROG魔霸3的屏幕是霧面屏,這樣可以有效阻止反光。 就算在室外,屏幕也不會因為反光而影響觀感。6mm的窄邊框讓這臺機器的屏占比達到了80%,在游戲本中實屬不易。 15.6英寸筆記本還有個好處是C面空間較大,可以容納標準尺寸的鍵盤。ROG魔霸3沒有見縫插針地加上右側的小鍵盤,而是適當地將鍵位分散,以實現更好的手感。事實上,我從一開始學電腦就沒有養成使用右側小鍵盤的習慣,游戲玩家應該更少用到吧。 游戲鍵盤的一個顯著特征,或者說不成文的規定,是WASD四個按鍵與其他按鍵有明顯區別,這臺游戲本也做到了。 C面的色澤和工藝都保持著和A面的一致性。 C面空間充裕,所以也能容納更多的快捷鍵。 轉軸設計也是ROG魔霸3的一大特色,隱藏式歐翼轉軸開合時會令人感到穩重和放心。 這種轉軸明顯比普通筆記本要堅固耐用得多。 再來說說接口,ROG魔霸3的接口全都安排在左側和背面,相對寬裕的機身保證了接口的齊全。 機身左側是三個并排的USB 3.1 Type-A接口與耳麥插孔。 機身背面,從左至右分別是RJ45網線接口,HDMI 2.0b和USB 3.1 Type-C,最右側是電源插孔。 雖然無線時代早已來臨,大部分筆記本也取消了傳統網線接口,不過游戲玩家在乎的是極其細微的延遲,有條件的話還是希望使用有線網絡。既然機身空間條件滿足,增加一個RJ45也在情理之中。 這樣一來,機身右側就沒有任何接口了,這對經常使用鼠標的游戲玩家來說非常愜意。 散熱系統是游戲本的重要組成部分,ROG魔霸3的D面安排了大面積的進氣格柵。 增加開孔的數量,是增強散熱效率最直接的方案。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散熱銅片非常薄。按照ROG官方的說法,這里的散熱薄片厚度僅0.1mm,是業界普遍標準的一半左右。 超薄散熱片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散熱表面積的總量得到了提升,其次風量也增加了。 機器內部還有多個散熱銅管和風扇,我會在后面的測試中好好研究一下它們的表現。 雖然ROG魔霸3的價格不到1萬元,是有史以來最便宜的ROG筆記本,但它的配置并沒有縮水,機身內部搭載了第九代酷睿i7-9750H處理器和顯存為6GB的1660Ti獨顯。至于內存,16GB雙通道(8+8)的DDR4 2666MHz完全可以應付市面上的各種大型游戲,而512GB的PCIe SSD則為游戲的加載時間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對了,這臺機器還支持硬盤擴充,內部有2.5英寸硬盤位,這個小設計非常貼心。 C面左側的兩張貼紙宣告了本機最重要的兩顆核心。 背光鍵盤的鍵程達到了1.8mm,已經接近臺式機鍵盤的手感,我初步試了試可以確信這是現階段敲擊感最好的筆記本鍵盤之一。 鍵盤還支持多種背光特效,透明的WASD按鍵在有背光時更加醒目。更大的鍵距,在高速敲擊時精準度更高,就連打字速度也能提高幾分。 事實上,就我個人而言,畢竟工作繁忙,使用小屏辦公筆記本的時候居多。 當我注視著這塊15.6英寸屏幕時,突然有了一個靈感,這樣的屏幕規格,可以讓筆記本完美運行在全高清分辨率模式下。 盡管這年頭所有的新筆記本都是全高清分辨率起步,然而筆記本畢竟不是臺式機,屏幕普遍要小得多,在臺式機上運行1920x1080絲毫沒有問題,筆記本的小屏幕則令人很難適應。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大部分用戶都在Windows 10里選擇了150%或125%的顯示比例,這都是系統的推薦比例。字體太小的問題倒是解決了,可是顯示范圍太小的弊端又該怎么破? 我用Word軟件做了一個對比,上圖是雙100%條件下(即系統顯示比例和Word顯示比例均為100%)的顯示效果,下圖是把系統顯示比例調節到150%的顯示效果,兩者的顯示范圍差別非常大,經常用Word的朋友,一定能深刻體會到效率和感受的差異。 這讓我瞬間對大屏筆記本的好感度提升了不少。要知道,曾經有很長一段時期,萬年不變的1366x768是經常被詬病的硬傷。好不容易熬到了全高清分辨率普及的年代,畫面更細膩了,影音游戲表現更卓越了,可物理限制卻使得很多用戶不得不以1280x720的規格來瀏覽網頁或處理文檔,由于這個問題的責任不在軟硬件廠商,所以大家也就心照不宣地“適應”了150%。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倘若條件適宜的話,大屏本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就算不是玩游戲而是在工作,更大的屏幕也能實現更高的效率。 跑分數據都是枯燥的,產品對比更加直觀和形象。通過權威CPU測試軟件CINEBENCH R15的跑分,這臺筆記本的處理器單核性能190cb超過了大部分4系i7臺機版的水平,多核性能1212cb甚至接近了12核24線程的至強X5650,而GTX 1660Ti的OpenGL性能完全不用操心,只看結果即可。 我又打開AS SSD Benchmark,看到這臺機器內置了一塊英特爾512GB的SSD,1650的分數在PCIe SSD中屬于中等水平。 得益于SSD的降價普及,使得512GB也變得唾手可得,我感覺這將成為SSD徹底取代機械硬盤的一個分水嶺。之前在機械硬盤時代,500GB就是一個神奇的規格,作為主流存在了六年以上,哪怕2TB、4TB硬盤早已誕生,大部分電腦依舊首選500GB硬盤。 站在經濟學角度,500GB處于邊際效應的臨界點,也就是說一旦達到這個數字,大部分用戶將不再感覺到硬盤容量捉襟見肘。 因此,之前當主流SSD多為128GB或256GB時,很多用戶都得考慮再加一塊數據盤或備用盤,而隨著512GB的普及,臨界點被突破,徹底放棄機械硬盤的日子終于來了。 萬一512GB不夠怎么辦?不用擔心,前面說過了,這臺機器支持硬盤擴充,你可以增加一塊2.5英寸硬盤,機械還是SSD隨意。 要測試SSD的峰值速度,我一般會用這款叫CrystalDiskMark的軟件。 接下來用3DMark測試Time SPY時,遇到了一些小插曲。 初次跑分是5517,還算不錯,但收到了“驗證警告”,原因是顯卡驅動未經認證。 這當然難不倒我,更新顯卡驅動的方法很多,我有些懶散便選擇了最簡單的一種,在設備管理器中進行更新,自動升級為8月28日的驅動。 可是這一次依舊收到了驗證警告。 我打起精神,喝了一杯咖啡,決定按照專業游戲臺式機來對待了。 于是我下載安裝了GeForce Experience,話說每一位N卡用戶都有必要安裝這套軟件。 用這個方法獲得的驅動程序是最新的,11月3日我下載到了10月29日更新的WHQL驅動程序。 升級到最新版WHQL驅動后,不僅分數有效,而且也是最高分。 看來,圖簡便在設備管理器里升級驅動程序的做法已經很不可靠了,而且用這種老方法下載的驅動居然不是WHQL版的,這令我感到有些意外,以前我一直覺得這種方法是最安穩的。 所以雖然系統沒有自帶GeForce Experience,玩家朋友們有必要第一時間就下載安裝一個。 剛才雖然風扇在運轉,3DMark又是無聲環境,可我并不覺得風扇噪音明顯,這個細節可以加分。 性能令人滿意了,屏幕還得跟上才行,這塊144Hz的IPS屏要想發揮出最佳效果,需要進行一些設置才行。 關于144Hz與60Hz的區別,網上的科普很多,我就不贅述了,簡單講更高的刷新率可以降低圖像的拖滯感,動態畫面尤其明顯,這也是李安不厭其煩、不懼風險地狂追120Hz的原因。 此外,再加上垂直同步,則可以有效減少畫面撕裂現象。 打開英雄聯盟,第一次我沒有經過任何設置就進入游戲,將特效開到最高,可以看到游戲開始時FPS可以維持在200以上。 隨著游戲的進行,人物開始變多,FPS有所下降,但一直穩定在144以上。 第一局玩下來,我留意到FPS從未低于144Hz,這就為垂直同步提供了硬件保證。 我打開NVIDIA控制面板,經過幾步簡單的設置,將英雄聯盟游戲的垂直同步設置為開啟狀態。 游戲畫面便一直穩定在144FPS,眼睛和心情都得到了享受。 遺憾的是,由于這回我的心思都在畫面上,對局輸掉了…… 除了英雄聯盟,在吃雞、賽車等各種3D游戲中,144Hz的屏幕加上3ms的響應時間,都能讓兩眼和雙手實現更快的反應。在這背后,強大的硬件和高靈敏度的鍵盤缺一不可,游戲鼠標更不能湊合。 一臺筆記本電腦,中間涉及到的指標實在是太多太多,從處理器的品牌、頻率、核心數,再到功耗、制程……單是處理器這一項,就可以列出一大堆復雜的數據。 那么,再加上顯卡、內存、硬盤等等,排列組合起來幾乎就無窮無盡了。如何讓一臺機器盡可能周全地照顧到各個環節,盡可能面面俱到,其實并不容易。 從這臺15.6英寸的ROG魔霸3身上,處處體現出游戲至上的設計理念,抓大放小,敢于取舍,哪怕是可能造成爭議的革新,也要大膽去做。果斷取消攝像頭,內置硬盤擴充位,降低價格又不失特色,個性鮮明且無明顯短板。在我看來,ROG魔霸3很好地延續了ROG信仰,并且讓ROG信仰不再那么地高不可攀。 這只是一臺便攜的筆記本電腦,但性能表現已經逼近高端臺式機了,這讓我覺得哪怕是游戲發燒友,也少了一條繼續留戀臺式機的理由。 沒有一個產品能夠適用于所有人,可我確信,每個人都能夠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那個產品。 朋友們近期可以關注ROG官方自營旗艦店,雙十一期間會有優惠活動,力度還不小呢!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萬元以下信仰依舊,為游戲而生的ROG魔霸3筆記本-快樂夫妻生活】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