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架上的傳奇:郭留諾夫機槍在衛國戰爭中的實戰表現:愛愛熱情建議

時間:2023-12-29 18:34:32 作者:愛愛熱情建議 熱度:愛愛熱情建議
愛愛熱情建議描述::輪架上的傳奇:郭留諾夫機槍在衛國戰爭中的實戰表現 如果說在“抗日神劇”熏陶下成長起來的“80后”“90后”們對重機槍的印象就是有著笨重水冷套筒的馬克沁,那么對于稍微年長一些的前輩而言,他們童年夢境中的“步兵殺手”一定是有著兩個小輪子,槍身面前立著防盾的郭留諾夫M1943重機槍。硝煙之中,機槍手眼里燃燒著復仇的怒火,將子彈統統潑灑到敵軍頭上。沖鋒號吹響,戰士們吶喊著殺向敵陣,取得最終的勝利……除了電影中的情懷,郭留諾夫機槍在蘇聯步兵武器發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不僅是幾十年來蘇/俄國重機槍研發經驗的集大成者,更在冥冥之中為紅軍扣響了通用機槍的大門。憑借樸實耐用的特性,該槍還行銷多國。 毫無疑問,郭留諾夫系列機槍延續了俄式武器可靠耐用、簡單便宜的特點,無論是俄國大地白雪皚皚的遼闊草原,中南半島潮濕悶熱的熱帶叢林,還是中東地區黃沙漫漫的沙漠戈壁,它都能應付自如。該槍火力兇猛,重量也比老式的水冷重機槍輕很多,堪稱蘇俄重機槍輕量化之路的結晶。不過,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對重機槍輕量化的追求催生了通用機槍,這種新概念兵器的誕生最終將傳統意義上的重機槍徹底淘汰了。顯然,通用機槍在火力持續性、威力上和重機槍相當,卻擺脫了重型槍架的桎梏,重量大減,并可在多種模式間靈活轉換,更加適應現代戰場的需求。 偉大衛國戰爭中的郭留諾夫機槍 衛國戰爭前后的蘇軍步兵重機槍編制 從20世紀30年代末到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軍曾對步兵部隊的編制進行了多次調整,但重機槍的配屬的情況基本沒有改變:步兵連下屬一個機槍排,該排擁有兩個機槍班,每個班擁有一挺重機槍。每個步兵營除了下屬3個步兵連所擁有的6挺重機槍外,還有一個下轄機槍連;機槍連擁有3個機槍排,每個排擁有4個機槍班,每班裝備一挺重機槍。如此計算下來,一個步兵營總共擁有18挺重機槍。團、師級單位沒有直屬的重機槍部隊。 戰爭初期,由于蒙受了巨大損失,蘇軍開始壓縮部隊的編制,連下屬的機槍排被取消(營屬機槍連編制不變),一個步兵營的重機槍數量下降到了12挺。1942 年中旬,蘇軍開始壓縮機槍連的實力, 其下屬機槍排擁有的機槍班數量被減為3 個,這相當于步兵營的重機槍數量跌到了9挺。不過,部分步兵師開始直屬1個機槍營,這個營擁有3個機槍連,總計27挺重機槍。 1943年初,蘇軍開始在步兵連中重新裝備重機槍,不過數量只有1挺。營屬的機槍連編制基本固定了下來,保持9挺不變,實戰中很不靈活的師屬機槍營則被取消。從這時起到戰爭結束,蘇軍步兵部隊的重機槍編制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動了。由于戰局的好轉和機槍產量的回升,從1944年開始,機槍連編制被恢復到了12挺,但在實戰中,缺編的情況仍然十分普遍。 衛國戰爭中郭留諾夫機槍的實戰表現 1943年12月,郭留諾夫重機槍在烏克蘭第4方面軍的作戰地域首次亮相,并開始大規模裝備部隊。在衛國戰爭中后期的戰斗中,郭留諾夫雖然未能徹底取代馬克沁機槍,但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1944年4月,烏克蘭第4 方面軍的第51集團軍和近衛第2集團軍準備發起解放克里米亞半島的戰役。步兵第387師第1271團第2營領受了強渡彼列科普灣,在德軍彼列科普地峽防線側后方登陸的任務,以配合正面發起突擊的主力部隊行動。該營擁有一個裝備6挺郭留諾夫機槍和36支沖鋒槍的機槍連,將與迫擊炮連、反坦克槍排和反坦克炮排一起給予步兵強有力的火力支援。 4月8日,蘇軍在彼列科普地峽正面發起了猛攻,德軍開始倉皇退卻。第2營迅速行動了起來,在4月9日到4月10日夜間完成了隱蔽登陸,并迅速向卡爾特-卡查克地區前進,以截斷德軍南撤的退路。凌晨時分,意識到威脅的德軍迅速糾集了13輛坦克,在大批沖鋒槍手的掩護下朝第2營的側翼撲來。第2營的全體官兵并沒有被來勢洶洶的敵人嚇倒,而是憑借地形組織起了頑強抵抗。 火力兇狠的郭留諾夫機槍更是和45毫米輕型反坦克炮一起在陣地前編織了一道難以逾越的“火墻”。一個小時后, 德軍攻勢被擊退,3輛坦克變成了燃燒的殘骸,五十多名德國兵被密集的射擊打成了篩子。出師不利的德軍面對腹背受敵的局面,決定撤退,但隨即遭到了蘇軍機槍、炮兵火力的密集打擊,又丟下了不少尸體。在后來的追擊戰中,蘇軍步兵在郭留諾夫機槍的支援下越戰越猛,還掀掉了德軍一個炮兵陣地,繳獲了6門多管火箭炮。 拍攝于1989年的蘇聯電影《他的營》劇照,蘇軍士兵正在陣地上用郭留諾夫機槍頑強抵抗敵人的進攻。 1944年5月23日,蘇軍在東線北部波羅茨克地域的博內奇卡遭到猛烈反擊,駐守在該地東南森林內的第51步兵師第287 團第9連更是成為了敵人的重點打擊對象。該連在友鄰部隊陣地被突破、后方被滲透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戰斗,打退了德軍的多次進攻。在戰斗中,第9連擁有的3挺郭留諾夫機槍成為了防線的火力支柱,發揮了巨大作用。最終,該連在完成遲滯敵軍的任務后得以全身而退。 1944年9月,蘇軍在圖努塞維林地域強渡了多瑙河,步兵第233師572團3營受命奪取多瑙河右岸的重要港口——捷基亞。一個擁有8挺重機槍的機槍連(混編郭留諾夫機槍和馬克沁機槍)和一個迫擊炮連為該營提供支援。9月25日下午,進攻打響。由烏拉佐夫中尉指揮的一個步兵排在得到兩挺重機槍的加強后朝德軍后方猛插,并切斷了捷基亞守軍南撤的公路。腹背受敵的德軍沒打多久就崩潰了,奪路而逃時一頭鉆進了蘇軍機槍的火網之中,損失慘重。蘇軍突擊部隊隨后又在機槍火力的支援下朝捷基亞中心發展,傍晚時分結束了戰斗。 1945年4月16日,蘇軍發起了攻克柏林戰役,郭留諾夫機槍也跟隨蘇軍戰士殺進了惡魔的巢穴。在攻克國會大廈的戰斗中,因為大廈內部過于寬闊,進攻部隊干脆把郭留諾夫機槍推進了室內,用猛烈的射擊壓制德軍的反擊火力,這一幕在史詩電影《解放》中也被忠實地還原了出來。 本文摘自《單兵裝備》全套1-8冊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輪架上的傳奇:郭留諾夫機槍在衛國戰爭中的實戰表現-愛愛熱情建議】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