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發前夜的這個未來產業,為何能在蘇州相城平地“隆起”:兩性共同心居

時間:2023-12-16 20:33:45 作者:兩性共同心居 熱度:兩性共同心居
兩性共同心居描述::大爆發前夜的這個未來產業,為何能在蘇州相城平地“隆起” 蘇州相城分三期規劃車聯網先導區測試基地,目前一期測試道路已經通過認定,整體水平在國內領先 在剛落成的長三角智能駕駛智控中心,蘇州高鐵新城科技商務局局長朱峰問起記者,2017年在高鐵新城工作的研究生只有二三十個,“你猜現在到了多少?”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50個”的回答顯然太過保守了。朱峰有些驕傲地反駁道,“1100多個”。 他翻出了一份名單,上面記錄了這幾年蘇州高鐵新城高層次研發人才數量的變化。朱峰說,這三年來,智能駕駛企業的快速集聚,正是高層次人才不斷涌向高鐵新城的動因之一。據其介紹,就在這兩三年,已有三四十家智能駕駛企業落戶高鐵新城,種類涵蓋了集成算法、高精地圖、激光雷達等多個領域。 以高鐵新城為核心,相城區智能駕駛產業目前已初具規模。智能駕駛,也被相城列為“六大未來產業”之一,進行著力打造。 10月24日,相城剛剛舉辦了國際智能駕駛技術創新大賽。江蘇省工信廳產業轉型升級處調研員張瑛所說,大賽選擇在相城舉辦,絕非偶然。緊接著,兩天后的10月26日,全球智能駕駛峰會暨2019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智能駕駛產業峰會也在蘇州相城舉行。 蘇州市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表示,通過組建行業智庫和資源庫,培育上下游企業,相城將力爭成為具有國內外極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智能駕駛產業高地。 換而言之,處于爆發前夜的智能駕駛產業,近兩年能夠在相城快速集聚,也算是找到了可以互相成就的好“婆家”。 位于蘇州主城區北部的相城,經濟發展的基礎相對薄弱,一度被稱作蘇州的“北大荒”。隨著高鐵蘇州北站在相城落戶,以及未來京滬高鐵、沿海高鐵將在此交匯,相城的區位優勢日趨凸顯。 澎湃新聞注意到,利用便捷的高鐵交通,“從無到有”著力打造研發經濟,正是相城力求在區域競爭中“彎道超車”的秘笈,也是相城由“北大荒”轉身為“蘇州城市新門戶”的重要基石。 10月28日,江蘇省委常委、新任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深入相城區調研。藍紹敏強調,在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正加快實施的背景下,相城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要積極在蘇州主城北部“立起城市新門戶”。 蘇州高鐵新城俯瞰 兩年迅速集聚了近50家關聯企業 對于相城來說,智能駕駛,在兩年前還算是個“陌生人”。 由于建區晚,相城區的產業基礎相比周邊較薄弱。但這也意味著,相城的產業發展更具空間優勢和想象力。 圍繞高鐵蘇州北站打造高鐵新城,聚焦研發經濟,走相對高端的路線,也就這幾年的事。朱峰告訴澎湃新聞記者,2017年底,他們接觸了美國硅谷一家知名智能駕駛企業,“盡管最終沒有談成,但這給我們算是打開了一扇窗。”朱峰說,當時,智能駕駛產業在國外已經火熱鋪開,但在國內尚未起步。因此,相城有了承接這個未來產業的大膽想法。 幾個月后,相城順利“拿下”了智加科技,成功撕開了一個口子。自帶美國硅谷基因的智加科技,具備業界領先的L4級別全自動無人駕駛能力。 據《中國汽車報》報道,簽約儀式上,智加科技創始人兼CEO劉萬千表示,蘇州開放、務實的發展思路和對全球前沿科技的敏銳洞察,令人贊賞。 澎湃新聞注意到,落戶相城后這兩年,智加科技在自動駕駛商用落地方面動作不斷,進步明顯。今年9月,智加科技和國內車企巨頭一汽解放成立了合資公司,取名“蘇州摯途”,共同開發自動駕駛卡車。 當然,智加科技只是個開始。 朱峰介紹稱,一開始,高鐵新城也只是單純地招引企業。但此后,他們開始意識到產業氛圍的重要性,從而走上了以商引商的道路。 “我們希望通過培育產業環境來吸引企業,搭建起上下游產業鏈,讓企業的很多需求能夠本地化解決,而不需要老往北京跑。”朱峰表示。 以會為媒,相城去年10月底首次舉辦了全球智能駕駛峰會,智能駕駛“朋友圈”越擴越大的同時,產業鏈也被越拉越長。 今年10月26日,在相城區舉辦的第二屆全球智能駕駛峰會上,相城區區長張永清介紹稱,全區目前已集聚48家智能駕駛企業,覆蓋智能駕駛一級產業鏈如智能車輛、信息交互、基礎支撐三大類,涉及29個產業鏈細分領域。 其中,智能駕駛估值超10億元企業4家,涵蓋了初速度總部、智加科技、華礪智行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形成了強勁的產業帶動效應。 比如成立才三年、2018年5月落戶相城的初速度(Momenta)科技有限公司,估值已超10億美元。 從初速度身上,已經可以相對清晰地看到智能駕駛“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未來場景。澎湃新聞從初速度公司獲悉,公司戰略是“量產自動駕駛和完全無人駕駛兩條腿走路”,量產為完全無人駕駛系統提供海量數據流,使其不斷進化。同時,完全無人駕駛系統,也為量產自動駕駛系統輸出更好的技術流,使得量產產品的性能和功能持續提升。 蘇州相城在加快推廣智能駕駛行業的示范應用新場景 全方位搭臺,讓企業好好“唱戲” 今年第二屆全球智能駕駛峰會上,相城區正式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指導意見(試行)》。相城區副區長曹巖在會上表示,在上級相關部門支持和鼓勵下,相城先行先試,先行制定了這份指導意見,明確了示范應用的管理機構及職責,申請條件,事故處理,違規操作責任,等等。 比如,示范應用申請主體需要滿足的條件有,已獲得全國范圍內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汽車測試資格,道路測試車輛累計達到3輛及以上等等。 蘇州高鐵新城人工智能運營服務公司總經理王佳利向澎湃新聞解讀稱,有了這份指導意見,相城區智能駕駛產業在通往商用運營的路上,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畢竟,智能駕駛的最終目的是要改變生活,而非停留在字面上。王佳利認為,機器人公交車、機器人出租車、無人環衛車等相對簡單的場景,將是率先突破的方向。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在高鐵蘇州北站附近,一條總長8.4公里左右的智能網聯汽車公共測試道路已經準備就緒。這條道路具備了長直道、彎曲路等真實城市道路的測試環境,可滿足自動駕駛車輛多個測試場景的需求,“真刀真槍”地演練。 軟硬件齊發力的相城,也在不斷樹立其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江湖地位”。 本次智能駕駛峰會上,“江蘇省車聯網先導區”在相城區正式揭牌。相城也成為了江蘇首批省級車聯網先導區之一。 據江蘇省工信廳官網,10月23日,江蘇省工信廳批復支持蘇州市以常熟市、相城區、工業園區為主體,創建省級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先導區。其中,相城的重點任務是,培育新興研發型企業,加快車聯網前沿技術突破和模式創新,推進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環衛等多場景示范應用。 此外,今年4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智能駕駛產業聯盟在蘇州相城宣告成立。 G60科創走廊覆蓋了上海松江、嘉興、杭州、金華、蘇州等九個城(區)。蘇州相城引領的智能駕駛產業聯盟,是G60科創走廊繼新材料與機器人后成立的第三個產業聯盟。 蘇州“黑馬”為何“押寶”智能駕駛資料顯示,春秋時期吳國大臣伍子胥,曾在陽澄湖畔“相土嘗水,象天法地,欲筑城于斯”,相城因而得名。從位置上看,地處蘇州城區北部的相城,并不在蘇州傳統主城區的核心區內。從實力上比較,相城也不是昆山、張家港等其他蘇州“明星板塊”的對手。 但隨著京滬高鐵蘇州北站的落地,相城看到了發展“高鐵經濟”和“樞紐經濟”的潛力。目前,相城到上海虹橋僅需23分鐘。根據規劃,作為沿海高鐵重要組成部分的通蘇嘉甬鐵路,未來將和京滬高鐵在蘇州北站呈“十字”交匯。 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也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推介相城的地緣優勢。用他的話來說,相城,就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長江經濟帶“三圈一帶”的重要節點區域。 換言之,從相城出發,到京津冀,到珠三角,再到中西部長江經濟帶,相對其他地方來說,距離最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談及為何落地相城,當地智能駕駛“明星企業”智加科技、初速度的負責人均談到,相城和他們首先很“對眼”,地方政府對產業的“深度理解”令他們感到欣慰。 同時,相城區以及對產業的扶持力度、人才政策,也都讓企業感受到了滿滿的誠意。智加科技研發副總裁、蘇州智加副總經理王磊認為,相城打造“生態研發社區”的構想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王磊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曾在美國硅谷工作過數年。在他看來,一定程度上,相城當下的發展氣質,讓人仿佛感覺到了硅谷的感覺。 相城區主要領導曾講到,相城不僅要營造生態宜居的自然環境,更要創造優良的與國際接軌的制度、人文、科創環境,讓身在相城的科技研發者無須到北上廣,便能掌握國際最前沿的動態和環境,以及與資本對接的機會等。 澎湃新聞注意到,智能駕駛產業在相城的飛速發展和上海“不謀而合”,也呼應了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 今年9月,上海成功召開了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正式啟動自動駕駛示范應用項目和車路協同運營項目,并宣布了上海嘉定自動駕駛示范運營區的建立。 事實上,智能駕駛只是相城區打造的“六大未來產業”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科技金融、先進材料和生物醫藥。 相城金融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經他接觸下來,相比傳統制造業,大數據、金融這樣的研發經濟人才,是非常看重交通優勢的。 “他們的節奏非常快,有可能上午看完一個項目,下午就拍板,時間成本對于他們來說很重要。”該負責人說,利用交通優勢大力發展研發經濟,相城算是看準了這一點。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大爆發前夜的這個未來產業,為何能在蘇州相城平地“隆起”-兩性共同心居】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